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,提升我院师生在AI时代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,外语学院邀请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许文胜教授在4月23日下午智圆楼219多功能报告厅做了题为“AI工具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:从文献综述到论文润色”的学术讲座,外语学院院长孙艳玲教授主持会议,外语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
许文胜从“AI技术如何改变科研写作的传统路径”、“研究者在汉语文献处理与论文写作中的典型难题”、“理解AI工具的价值,掌握具体操作路径,提升科研表达与协作效率”出发,围绕“AI工具概览:科研写作场景全流程”、“AI辅助汉语文献综述写作”、“AI辅助论文写作与润色”、“AI写作中的伦理与责任”、“AI写作的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”、“总结与推荐资源”六个方面详细解析了如何利用AI工具高效完成论文写作,并推荐了一些高效的AI资源。许文胜强调“AI并不是写作的替代者,而是语言辅导员与句子规划者”,我们要合理利用AI工具,积极拥抱AI。
在交流环节,与会师生结合自身在教、学和科研中使用AI工具遇到的困惑积极提问,许文胜教授细致耐心地解答,使大家对AI工具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。

孙艳玲教授在总结中指出,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每位师生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,积极拥抱AI工具,努力提升自己的数智素养,她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探索教学改革,深挖科研潜力,为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。
许文胜简介:
许文胜,男,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南京大学翻译学博士、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,2022年全国15省市“语言大白”志愿者行动发起人,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英语专家组副组长,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育数字化联盟副理事长兼人工智能分会理事长,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,高级翻译学院与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翻译中心高级访问学者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,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评审专家。
出版《大数据时代云端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口译教学探索》等专著、教材近30部,在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《中国翻译》《外国语》《中国外语》《外语研究》《中国外语教育》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全国博士后资助基金、全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、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重点项目等10余项。长期担任国际会议、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同声传译。两度荣获“中国彩虹奖(翻译)”,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、江苏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、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、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(合作者)、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、河南省高校人文科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(图文:张靖晗 朱远煜 编辑:郭依 审核:王东阳 孟喜华 朱震杰)